游客在岳阳楼登高望远,游览洞庭湖湖光山色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
(资料图片)
“日落长沙秋色远,水尽南天不见云”。八百里洞庭,烟波浩渺,水光潋滟,教科书上的大V们,屈原、杜甫、李白、王阳明、辛弃疾等,多在此打卡留念。或盘桓于洞庭扁舟,或驻足于岳州城下,在洞庭盛景中,悟天地奥妙,吁人生无常,嗳民生多艰,所谓“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”。洞庭湖,能在众多名川大湖中脱颖而出,成为文人心中“白月光”,原因较多不表,但有一点应该毋庸置疑,即美景与美文交相辉映、相互成就,洞庭美景吸引文人驻足泼毫,美文将美景扬名寰宇,可谓“以文促旅,以旅彰文”。古人智慧,尤为今鉴。客观地说,当前洞庭湖,影响力远不如以前,我想从打造IP的视角,谈谈洞庭湖区文旅发展的问题,大致分为:精准定位、营造热点、用心服务三块内容。
一、定位:一个人,一处景,一种文化,共感洞庭之美
打造文旅IP群的第一步,是文化定位,要精准、形象,有心灵共感。提到它,就像展开一幅画。如,茶马古道,就是马铃、古道,头戴斗笠、神色冷峻的赶马人;江西婺源,就是徽州村落,惊心动魄绽放的油菜花;西湖,就是楼外楼、白娘子,古临安勾栏边的莺歌燕舞;日本的熊本县,就是那只憨憨的大熊。文化定位找准了,就连通了游客的内心世界,带来了情感共鸣,文旅IP就打造完成了一大步。洞庭湖最不缺文人、文章和文化,有据可查的文化遗址多达1100多处,还有很多地方特色文化,如,巫蛊文化、龙舟文化、祭祀文化等,可挖掘的文化资源很多。我想聊聊与洞庭有缘的五位古人,通过神交一个人,同赏一副景,共感一种美,尝试给洞庭湖文旅IP进行定位。
屈原,一条江,爱国文化。屈原与洞庭,密不可分,全国各地有屈原纪念遗址60多处,尤以洞庭一带为多。一则汨罗江是屈原怀石之地,二则沅湘地区是屈原二次流放辗转多年之地,他一生大部分作品,大多出于此间此地。因此,提起屈原,总能想起一个头戴峨冠、相貌清癯的中年男子,蹒跚于蓝墨色的汨罗江边。屈原身上的文化符号很多,最有共感的或许是他的爱国情怀。自汉以来,屈原被不断咏叹和怀念,国家和民族危亡之时,屈原化身图腾,激励知识分子舍生取义、坚守气节。宋代面临内忧外患之时,朱熹等大儒以屈原为精神寄托,二十世纪的抗日战争,再次涌现无数屈原及楚辞研究专家。当前,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严峻复杂,爱国文化,事关国家民族存亡。以俄乌战争为例,刚开仗时,乌克兰富豪榜排名前100的富豪跑了96个,只有4个在监狱的无法出逃。缺乏爱国精神的国家和民族,只能被人鱼肉,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。爱国文化,是屈原留给洞庭湖最宝贵的财富、最深沉的底色,也是打造洞庭文旅IP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。
范仲淹,一座楼,忧乐文化。《岳阳楼记》是儒家君子之歌,他提出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儒家准则,与他同时代的张载提出了震烁古今的“横渠四句”,成为后世儒生毕生向往并追求的人生境界。范仲淹是道德家,却不呆板。游学时,真宗皇帝巡幸到此,同学们都争着出去观瞻圣容,他却仍闭门读书,别人怪之,他说“日后再见,也不晚”,可知其志之大,其心之静。范仲淹是文学家,却擅兵甲。西夏边境作乱时,他一介书生带兵西伐,收复西域重镇,西夏军中直呼“范小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”。《岳阳楼记》是改革者之歌,写尽了范仲淹的宦海沉浮。庆历三年,仁宗改革朝政,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几乎是所有文人的终极梦想。范仲淹主导庆历新政,希望通过改革澄清吏治,可谓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”。受诬陷被贬邓州后,范仲淹重修览秀亭,设立花洲书院,闲时讲学,邓州因此文运大振,可谓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。我窃以为,在月朗星稀时,岳阳楼能否单独给这个时代的改革者开一扇门,他们登楼远眺,默诵《岳阳楼记》,在淼淼烟波中神交先贤,必然会获得更多的力量与慰藉。范仲淹留下的忧乐文化,在千年后与时代的改革精神相互契合、相互呼应。
陶渊明,一个村,隐世文化。据统计,当世共有30多处桃花源,最有名的是桃源县沅水畔的桃花源。英国也有桃花源,1516年出版的《乌托邦》,描述一个探险家在南美误登上一孤悬海中的小岛……,情节高度还原《桃花源》。桃花源是历代文人向往的归隐之所,庚和之作历代不绝。如王维有《桃源行》诗、韩愈有《桃源图》诗、苏轼有《和桃花源诗序》文等。陶渊明29岁出仕,12年后归隐田园,耕读、创作22年,开创田园诗先河。现在,有些人把陶渊明误读为“佛系代表”“躺平鼻祖”。其实不然,陶渊明那不是躺平,而是回归自我,躺平是被动的无奈,而回归是理性思考后的乐观选择。换个角度,当官和作诗两种职业选择,陶渊明显然后者成就更高,可以理解为陶渊明选择了更合适的职业赛道。但对“佛系”“躺平”上纲上线,我倒觉得不必上纲上线,这不过是对教育、就业机会等存在不平等现象的柔性抗争和情绪宣泄罢了,一代人有一代人对抗压力的方式,毕竟,豆瓣小组“躺平后起立互助联盟”成员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呢。对于现代人,能留在“桃花源”的寥寥无几,写下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的,大多还是回归职场。但是,在压力大时,暂时离开城市,卸下包袱,回归乡村,亲近自然,再去迎接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挑战,这是陶渊明给我们的启示。
李白,一斛酒,山水文化。山水美景与诗词歌赋最是相得益彰。洞庭美景自古闻名,著名的潇湘八景,洞庭湖占了一半,分别是:洞庭秋月、远浦归帆、平沙落雁、渔村夕照。关于洞庭的名篇数不胜数,杜甫、白居易、刘禹锡等,都留下了倾情赞美洞庭风景的诗词歌赋,“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”“洞庭秋月尽湖生,层波万顷如熔金”“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”……。在电影《长安两万里》再度出圈的诗仙李白,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点赞爱好者,如,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庐山瀑布、“故人西辞黄鹤楼”家喻户晓。李白6次到访洞庭,留有“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”等20余篇诗作。对于这一块资源,还需深度挖掘,以电影、电视剧、电视节目、歌曲、短视频等形式,向外推广宣传。
湘夫人,一束竹,爱情文化。洞庭文化多样、开放,除了主流正统的一面,也不乏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,除了各类男性形象,也不乏精彩的女性形象。有些湘女故事和背后的女性文化很有意思,如忠于爱情的娥皇女英、反抗暴政的孟姜女,人神相恋的小龙女和狐仙胡秀英,跳出了传统呆板印象,都是鲜活可爱的形象。难怪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,把林黛玉的居所命名为“潇湘馆”,诗名取“潇湘妃子”,作者心目中“潇湘”的意象对应了美丽高贵的女性形象。相传,娥皇女英姐妹是尧的女儿,舜的妻子。舜帝南巡后,她们千里寻夫来到洞庭湖,听到丈夫崩于苍梧的消息,双双投水。洞庭君山特有的斑竹,据传是二妃啼哭的泪痕,所以又名湘妃竹。娥皇女英的故事,讴歌的是忠贞不贰的爱情。现代社会,对爱情的理解更加多元化。但无论哪个年代,那种生死相许的古典爱情,那种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缓缓深情,总会触碰人们心头最柔软、美好的地方,带来最大的感动与共鸣。
常德桃花源旅游景区秦溪河畔,游客乘坐游船观看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《桃花源记》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
二、热点:独特性、参与感、延伸度,讲好洞庭故事
打造文旅IP群的第二步,要立足自身文化定位,全力打造流量热点。一提热点,易落俗套,如当前景点标配的花海、七彩滑道、玻璃桥、高空秋千等,但这些跟风抄袭的热点能维持多久,结果很不言而喻。启示,文旅热点的出现,既是旅游市场竞争的结果,也是旅游需求多元化的体现。打造流量热点的核心就是深植当地文化讲好故事,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,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如重庆洪崖洞夜景,就是立足当地独特建筑格局和巴山习俗的山城故事;西湖泛舟,说不准还带有几分邂逅白娘子的小小期盼,对于从小吟诵“欲把西湖比西子”的中国人,这就是个容易触动内心江南情怀的柔软故事。我以为,洞庭湖有几个热点,大有故事可讲。
一是讲好美食故事。美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内容,不仅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饱腹需求,同时还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。独特的饮食文化,能让美食爱好者“为了品尝美食,而赴一座城”。这方面,近可学长沙,远可学淄博。平心而论,长沙的文旅资源只能算一般,但它依靠美食在旅游市场成功出圈,小龙虾、臭豆腐、茶颜悦色,小红书上无数的宝藏小店,吸引全国人民趋之若鹜。淄博更加夸张,通过小小一串烧烤,成了“撸串”代名词,“小串+小饼+小葱”的灵魂吃法,“一桌一炉一卷饼”的仪式感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美食路线,打造出了淄博烧烤品牌和淄博形象。 洞庭湖的美食有很多,湖区菜本就与长衡官府菜、湘西山区菜并列湘菜三大派系之一,岳阳烧烤、益阳麻辣烫、南县小龙虾,省内小有名气,但离“出圈”还大有潜力可挖,需要对外学习取经。如,学习盱眙进一步提高南县小龙虾节知名度和影响力,辐射长沙及周边城市游客;学习“淄博烧烤”发布美食地图、美食公交专线,开通旅游专列,联动高铁票与景区门票免费入园等举措;学习千岛湖发展保水渔业,千岛湖的鱼头美食是千岛湖旅游的重要名片,洞庭湖区的渔业资源丰富,可重点包装某些鱼种品类和鱼类食品。
二是讲好活动故事。音乐节、体育赛事、文化展览等人文节庆活动,不仅能增进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互动,还能吸引游客参与,打造人文热点。如,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,已成为国际性的文体盛会,2023年的风筝节,50多个国家150多支风筝代表队参加表演比赛,吸引了9万多观众参与。以“万物皆可飞”的理念,用风筝讲好潍坊故事、中国故事。当前极度火爆的贵州村BA,由一个村级篮球赛发展而来,结合贵州民族表演“苗迪”,打造了独特的篮球赛事。开赛以来50多家媒体对比赛进行了平台分流直播,累计观看人次超过8亿,村BA话题14.3亿次播放量。反观湖区,世人都知屈原在汨罗江怀石殉国,后人划龙舟以示怀念。洞庭湖有这样一个天然IP却未充分开发,倒是广东的龙舟运动风生水起,影响力远超湖南。洞庭湖可以围绕“水”来做文章,发展国际赛事,除了划龙舟,还可考虑其它水上项目,如组织国际钓鱼比赛,打造垂钓品牌等。
三是讲好文化故事。打造民俗文化热点,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。洞庭湖区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民俗文化,如,故事会、地花鼓、唱夜歌、花鼓戏、踩高跷、赞土地、唱渔歌、玩龙舞虾子等,可以好好地开发打造展,打造地方特色。打造历史文化热点,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的“盛唐密盒”,就是依托唐文化“房谋杜断”的历史典故。洞庭湖区能否围绕“寻找桃花源”“李白高适洞庭游”等耳熟能详的历史,讲些故事?复燃传统景点热度,讲好洞庭湖区经典景点的故事也非常重要。西湖十景数千年来不曾变更,代表西湖美景的精华。洞庭四景(潇湘八景)的相关设施要精心维护修缮,保持原始风貌。
三、服务:强力宣传、长效运营、数字赋能,回归洞庭初心
文化旅游产业的本质是服务业,文旅的核心是服务,要时刻不忘提供优质服务的初心。
一是要强力宣传。文旅业有句俗语:“先造谣,后造庙”。话糙理不糙,宣传造势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过分。这方面,需要政府、业界、群众齐心协力,线上线下共同发力,打造洞庭文旅的口碑。在自媒体时代,特别要注重多渠道宣传,要联同社交媒体(抖音、小红书、微博等)、旅行社、OTA等多渠道宣传。湖区三市要协调联动,持续发力,形成固定机制,策划推出“洞庭”主题系列文旅活动,包括旅游节庆活动、群众文化活动、演出活动、文体活动、文体赛事、展览展示活动、夜间消费活动、非遗活动等。
二是要强化运营。完善配套设施,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,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,加快公共厕所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。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是游客体验感的主要来源,只有相应的配套设施、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各方面都“跟上”,才能留住游客的心。要丰富文旅业态,景区业态同文创产业、食宿产业等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合作,注重不同业态的氛围营造。推动功能互补、特色突出、彼此融合的跨区域旅游线路形成,在丰富业态的过程中把休闲旅游、遗产旅游、文化旅游、康养旅游等不同领域串联起来,围绕洞庭湖建立IP群和产业生态,增加孵化新IP的概率,形成以洞庭湖文旅IP为龙头,屈原IP、桃花源IP、龙虾节IP等为支撑的IP群。
三是数字赋能洞庭文旅。当今,AR、VR、5G等新技术已大规模运用在文旅领域,要增加洞庭IP的“数字含量”,以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特别是元宇宙技术,很有可能在文旅领域率先实现突破,要抢抓这波技术红利。例如,与游戏、电影、音乐、时尚等行业深度合作,打造独特的虚拟旅游产品,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等。与马栏山文创园深度合作,探索引用最先进的光影艺术、水景水秀、裸眼3D全息影像,打造新的爆款热点项目。还有AI+文旅,数字化、智能化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,要探索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技术做的市场调研和游客需求分析,将为项目的开发建设与后期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依据,有效提升决策效率。
精准定位、打造热点、回归服务,三者形成闭环,这是在数字时代,以打造IP群为核心,推动洞庭湖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路。当然,这个过程非朝夕之功,非一人之力可达成。但洞庭湖区一定有能力、有信心、有把握,重现文风鼎盛、游人纷至的“文旅洞庭”。
(作者:唐宇文,省政协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,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;言彦,省政协研究室综合处主任科员)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海峡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